交通肇事逃逸如何认定?法律上有哪些规定?
导语: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涉及多个方面。认定标准1、行为人主观动机:-行为人明知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,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,这种动机可以是积极的,即故意为之。-如果行为人因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事故,但未履行法定义务(如保护现场、抢...
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涉及多个方面。
认定标准
1、行为人主观动机:
- 行为人明知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,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,这种动机可以是积极的,即故意为之。
- 如果行为人因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事故,但未履行法定义务(如保护现场、抢救伤者等),则不构成逃逸。
2、客观行为表现:
- 逃离事故现场是认定逃逸的重要依据,无论逃离的距离远近或时间长短,只要行为人有离开现场的意图和行为,即可认定为逃逸。
- 如果行为人留在现场但未采取任何措施,或者在将伤者送医后偷偷离开,也视为逃逸。
法律规定
1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相关规定:
-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,致人重伤、死亡或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,构成交通肇事罪,如果在此基础上逃逸,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。
-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,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,并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判断。
免责申明: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或违规,请联系我们邮箱:845981614@qq.com处理,谢谢合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