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接受捐赠的资产在会计上应如何正确处理?
- 知识资讯
- 2024-11-30
- 900
接受捐赠的资产在会计上应如何正确处理,主要取决于企业所遵循的会计准则以及捐赠资产的性质,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步骤:
确定资产的入账价值
货币性资产:按实际收到的金额计入相关科目。
非货币性资产:应根据市场公允价值或评估价值来确定入账价值。
进行会计分录
对于货币性资产捐赠
借记“库存现金”或“银行存款”等科目,表示企业实际收到的捐赠金额。

贷记“营业外收入——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”科目,记录因捐赠产生的收益。
对于非货币性资产捐赠
借记“固定资产”、“无形资产”、“库存商品”等相关科目,根据捐赠资产的性质和确定的入账价值进行记录,如果涉及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,还需同时借记“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”科目。
贷记“营业外收入——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”科目,记录因捐赠产生的收益,根据企业因接受捐赠资产支付或应付的金额,可能还需要贷记“银行存款”、“应交税费”等科目。
纳税调整
根据税法规定,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可能需要计入应纳税所得额,并据此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,在接受捐赠后,企业需要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,企业应在当期利润总额的基础上,加上因接受捐赠资产产生的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,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,并据此计算应交所得税。
特殊考虑
- 如果企业接受的是股东捐赠,且捐赠的经济实质表明属于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,那么这部分捐赠应作为资本公积处理,而不是计入营业外收入。
- 如果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金额较大,经批准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内分期平均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。
企业在处理接受捐赠的资产时,需要综合考虑会计准则、税法规定以及捐赠资产的性质和金额等因素,以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。
接受捐赠的资产在会计上应如何正确处理?由跃鼎网知识资讯栏目发布,感谢您对跃鼎网的认可,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,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,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“接受捐赠的资产在会计上应如何正确处理?”
